报道丨三江通识大讲堂第76讲顺利举办——东南大学赵天为副教授作“桃花扇底送南朝:《桃花扇》与家国情怀”的通识讲座

发布者:王蔷馨发布时间:2022-03-21浏览次数:150


 “三江通识大讲堂”始终秉承传播知识、开放包容的宗旨,汇聚各领域名师大家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饕餮盛宴。2022,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关于人文社科、自然理工和艺术审美的一位又一位国内知名教授、学者来到我校,希望我们的学生们能够通过与专家的现场交流,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,能够养成全面分析的判断力,能够立足时代,能够把握未来!

317日晚,我校邀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赵天为副教授作“桃花扇底送南朝--《桃花扇》与家国情怀”的通识讲座。赵天为老师现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,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。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《昆剧表演艺术的脚色传承》主持人,国家社科研究专项《中华文化认同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谱系的梳理和研究》主持人;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《传情绝调〈牡丹亭〉》主讲人,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项目《融合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的美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》主持人; CCTV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电视大赛银奖获得者。出版《〈牡丹亭〉改本研究》等著作3部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

赵老师介绍,《桃花扇》是明清传奇中的杰作,剧作家孔尚任“借离合之情,写兴亡之感,实事实人,有凭有据”,被梁启超评为结构精严、文藻壮丽、寄托遥深,而“冠绝千古”。《桃花扇》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淮河边、栖霞山下,与南京息息相关。才子佳人一见钟情、浓情蜜意,几经悲欢离合,结局却国破家亡、各自入道,令人唏嘘感叹。《桃花扇》正因为家国情怀的书写,成为剧坛一部难得的珍品,熠熠生辉。

一、作者及故事梗概

《桃花扇》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(1648-1718)创作的传奇剧本,文中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,借离合之情,写兴亡之感梁启超曾对之有高度评价:“但以结构之精严,文藻之壮丽,寄托之遥深论之,窃谓孔云亭《桃花扇》冠绝千古矣!”

《桃花扇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:

第一部分主要写方域、李香君的结合及由合而离,同时联系复社文人对阉党文人阮大铖的斗争,左良玉欲东下就粮,为奸臣士英、阮大铖迫害侯方域埋下伏

第二部分主要写侯方域的活动,同时联系拥立福王,马、阮当权,史可法被排挤,四镇内哄,朝政黑暗,展示了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的日益尖锐,为南明覆亡安下了伏笔。第十七出《拒媒》插入李香君拒嫁田仰,使情节有变化,同时成为戏剧矛盾激发的张本。

第三部分主要写李香君的活动,通过马、阮对李的残酷迫害,从而揭示了南明统治集团腐朽的本质,以及李对爱情的坚贞,在政治斗争中的鲜明态度和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

第四部分通过马、阮倒行逆施,大捕复社文人,以及左良玉东下声讨马、阮,史可法困守扬州,对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作了集中的反映,展示了明末广阔的社会图景。南明亡后,使入狱入宫的侯、李得以重合,最后他们却割断儿女私情,双双入道修真

赵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这个传奇故事娓娓道来,并穿插着经典的戏曲片段,视听结合,曲折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们,向我们展现着文学艺术的饕餮盛宴!而作为这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和文章线索,桃花扇在文中出现了八次,分别是:

第一次--题扇定情(《眠香》):新婚之夜,才子佳人,以宫扇一柄,题赠香君,永为订盟之物。诗云:夹道朱楼一径斜,王孙初御富平车。青溪尽是辛夷树,不及东风桃李花。

第二次--见证诗扇(《却奁》):新婚第二天,杨龙友前来贺喜,见证了这把定情诗扇。

第三次--血溅诗扇(《守楼》):香君取出定情诗扇以示众人,拒绝漕抚田仰的逼婚,竟不惜撞破花容,倒地时血喷满地,溅上诗扇

第四次--扇绘桃花(《寄扇》):香君醒来后,杨龙友来看望,见血痕红艳非常,便添上绿枝成折枝桃花。香君不禁感叹自己:“桃花薄命,扇底飘零。”

第五次--扇寄相思(《寄扇》):香君托苏昆生拿扇去找侯方域。

第六次--睹扇感怀(《逢舟》):侯方域看到桃花扇,得知扇面上是香君的血后十分感动“倒是小生之宝了”。

第七次--携扇寻香(《题画》):“溅血点作桃花扇,比着枝头分外鲜。”

第八次--毁扇入道(《入道》):二人于栖霞山相遇,经张道士撕扇点拨,现国事当头,怎容得儿女情长?于是二人双双入道。

二、人物形象

接下来,赵老师分别从四个方面入手,重点分析了两位主人公的形象。

李香君--深明大义,坚贞刚烈

侯方域--爱国高才,软弱糊涂

面对爱情,李香君矢志不移、爱情坚贞,侯方域善良志诚、爱情真挚;面对紧急形势,香君从容淡定、认识清醒,而方域仍儿女情长、抱有天真幻想;面对大是大非,香君爱憎分明、慷慨刚烈,而方域虽模糊不清、但也勇于改过;面对民族危亡,方域性格虽才思敏捷但是被动,空有爱国情怀却软弱无力。

赵老师不仅对主人公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还将其中的次要人物进行了立场划分:如陈定生、吴次尾这样的清流人物;也有阮大铖、马士英这样的浊流权奸;更有苏昆生、柳敬亭这样的爱国民众……这些人物许多都是历史上确有其人,孔尚任将历史融入文学作品,不仅让我们穿梭千年重回南明,更是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

二、《桃花扇》的家国情怀

为什么会说《桃花扇》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?赵老师一一进行了剖析。

首先它是以离合之情,写兴亡之感。作品只有十四出是与男女主有关的,其余都表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。尤其是结局二人醒悟当前最重要的是国事,而不是男女之情,于是双双入道。而张道士最后唱了一段“眼看他起朱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”在悲痛忧愁的歌声中交代了南明的灭亡。

其次它包含着作者孔尚任的故国之思。“南朝兴亡,遂系之桃花扇底”,作者借这部传奇寄托着自己对南明灭亡的感叹。

而且后来的改编者也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。比如说欧阳予倩的改编版,放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,她要批判的是那些卖国投降的人,表扬的是能坚持民族正义英勇抗战的人。以及张弘的改编版,表达了一扇推不开的门:比躯壳的不团圆更令人悲哀的是精神的不团圆。

讲座以《桃花扇》的内容入手,条理清晰地依次介绍了人物形象,诗扇意义,家国情怀,是探索作品与历史关系的一种巧妙技巧,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和宏大悲壮的时代精神相得益彰。整场讲座精彩纷呈,尽管隔着屏幕,但同学们依旧听得入神,回味无穷,积极向赵老师提问。赵老师耐心详细地一一解答,同学们在评论区热烈地回应以示感谢。

三江通识大讲堂开办至今,名师荟萃、百家争鸣、涉足广泛、包罗万象;各行专家博古通今、字字珠玑、引人入胜、韵味无穷,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。


(通讯:陶雨欣)